翻页   夜间
月牙湾书屋 > 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 > 第62章 改革的春风吹
 
(上一章字数不够一万, 这一章补齐,依旧祝国庆快乐!)

金殿上。

莫少珩拱手道,“启禀圣人, 臣近日观我凉京百姓, 男耕女织, 安居乐业, 是国泰明安之相。”

“但, 我北凉的小孩却多在街上游荡,无所事事。”

众人:“……”

小孩嘛,一天不跟猴子一样到处跑, 还能怎么样?

莫少珩继续道,“自古以来,国昌而文盛,又或者说,文盛而国昌。”

“所以臣建议,让我北凉的小孩, 哪怕是普通百姓人家的小孩,也能从小有书读, 不求他们将来有多大的成就,但至少能识字算数, 明理而不被人欺。”

“若是北凉,连小孩尽都能读书识字, 北凉繁华盛景可期。”

众人:“……”

莫少珩的话也就那么几句, 但却描述了一个难以想象之景。

举国上下,连小孩都能识文算数,估计东唐都没有办法做到。

莫少珩所描述的理想国,美是美, 让人向往,但……理想终究是理想,东唐都做不到,更何况他北凉。

莫少珩,竟是一个虚无缥缈的理想主义者,也对,文人多浪漫,老是想一些天马行空的事情。

有人站了出来,“我北凉自槐山先生起,一直在大力推行文教。”

“但……”

但有时候,心有余而力不足啊。

饭都吃不饱,哪有心思哪有力气读书。

莫少珩也知道对方什么意思。

百姓一天忙天忙地为了生活生存,根本没有时间读书。

所以莫少珩才将对象定在了小孩身上。

第一,小孩是教育的最佳时期,等长大了,反而被生活所累,没有了读书的时间。

第二,小孩给家里干的那点活,不是说不重要,而是并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,反而小孩活泼好动,父母费心照顾,花费的精力更多一些。

若是上学读书,反而能让家长做事的效率更高。

莫少珩没说话,而是直接拿出了三样东西。

一本《论语》。

一叠宣纸。

一支铅笔。

前两样,殿上的人差不多都知道,莫少珩纸坊生产的宣纸和印刷厂印的书籍《论语》,买的人很多。

最后的小树棍是什么

莫少珩说道,“百姓读不起书,无外乎笔墨纸砚的价格昂贵。”

“但,圣人请看,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以往。”

莫少珩让人将东西陈上去给了圣人。

“相信大家都知道,我的纸坊有制作价格低廉,而质量又不错的宣纸的工艺。”

“我印刷厂,能快速地印出价格合适的书籍。”

“也就是说,无论是纸张还是书籍,百姓现在并非买不起。”

“至于笔墨……”

“大家请看这笔杆,我称之为铅笔。”

“它是一种新型的十分好使用的笔,最关键的是……”

“此笔,根本不使用墨,价格也十分的平价。”

众人:“……”

不使用墨的笔?古时用刀刻竹简,倒是不使用墨,但费时费力。

莫少珩也知道,不给他们看看肯定不行。

他准备了很多铅笔和一些纸张。

询问了一番圣人,这才让人抬了进来。

拿到东西的人,用握毛笔的手势握着笔。

虽然有些怪怪的。

但依旧在纸上落下了字迹。

炭笔吗?

但比炭笔清晰多了,也不脏手。

就是这笔画稍微小了一些,不像毛笔,下笔极粗。

莫少珩说道,“这样一支笔,不用墨,但足够写上数万字。”

嘶!

什么?

这么一支小笔杆就能写数万字?

要知道写数万字,得花多少墨水钱吗?

莫少珩继续道,“而且书写的字体小而清晰,也就是说,一张纸可以当成原来的好几张使用。”

众人:“……”

纸张本来价格就降下来了,现在一张纸还能当几张用。

等众人消化了一会儿,莫少珩说道,“众位大人,现在书籍,纸张,和不用墨的笔都有了,百姓也买得起了。”

“该是我北凉文教大兴的时候了。”

“超越东唐,指日可待。”

“繁华盛世,未来可期。”

咕噜。

超……超越东唐?莫少珩还真敢说得出口。

说得也太激烈了一点,让他们心都扑通扑通的跳。

有时候,那些浪漫主义的理想家,最是可恨,让人充满了无限的憧憬,但突然又一棒子将人打死。

可……

莫少珩说的,好像有点道理啊。

以前百姓读不起书的困难,现在……似乎不是困难了啊。

莫少珩继续道,“所以臣建议,让我北凉小孩都有书可读,有学可上,一来小孩受到了教育,二来也不会耽搁我北凉的农事等。”

咕噜。

要真是这样,我的天,北凉要天下出名了。

敢问哪一国哪一朝,能让百姓的小孩尽数都有学可上的。

这将是,任何一个身为北凉人的骄傲,从骨子里面透出了的骄傲。

金殿上的气氛被莫少珩带了起来,明明很冷静,但心还是不由自主地跟着砰砰的跳。

当然,也有人在激动的同时,皱着眉,道,“即便笔墨纸砚都不是问题,但哪里来的教书先生,教这么多的孩子?”

莫少珩一笑,“怎么没有?”

“我北凉第一次的科举,郡试马上就要开始了。”

“科举的考题怎么样,相信朝上的诸位都清楚。”

“是问,通过郡试的学子,给一群孩童启蒙,有何不能胜任的?”

说完,莫少珩拱手,“圣人,我北凉寒门子弟读书艰辛,一边要读书一边又被生活所累。”

“臣恳请圣人,对这些有上进心的寒门子弟进行扶持,由朝廷出束脩让他们当一个教书的先生来维持生计,让他们为我北凉培育可用的栋梁之材。”

一点束脩,换来的是北凉文教大兴,换来的是治国□□的贤才。

这笔买卖划算得很,对于朝廷来说,这笔钱也不算多。

众人:“……”

甚至连圣人都愣了一下,所以,不仅能让北凉的孩童读书,还能顺便帮扶一下寒门子弟。

圣人想得其实更多,被朝廷帮扶起来的读书人,良心只要不是被狗吃了,多少对朝廷对皇室也是心存感激的吧。

莫少珩继续道,“据我所知,各县为了举行科举,现在已经修好了不少贡院。”

“贡院若是只是用来科举考试,三年才能用上那么一次,实在可惜。”

“何不如将这些贡院也作私塾之用,正好用来教导孩子,一来避免长时间不使用荒废了,二来,物尽所用,都不用另外大兴土木。”

众人:“……”

环环相扣啊,现在连私塾的地点都有了。

众人心中不免波动得厉害。

推行文教的困难,似乎……全被解决了。

莫少珩说道,“我将此称为义务教育。”

“教育我北凉孩子,是我北凉朝廷的责任,从小读书识字则是我北凉人的义务。”

咕噜。

好一个义务教育。

这要是真能实施起来,诸国都得向北凉看奇,东唐怕也要震惊于北凉这惊人之举。

当然,问题还是很多。

有人道,“如此,天下读书人突然间猛增,所用书籍纸张还有笔,必定大量增加。”

“世子真能提供足够的量?”

百姓买得起的,也只有莫少珩卖的书,纸和笔。

但据他们所知,莫少珩现在的那纸坊,印刷厂的产量,连凉京都满足不了,每每出货都直接被哄抢得一干二净。

更别提满足整个北凉。

莫少珩也是嘴角一抽,这也的确是一个必须得解决的问题。

莫少珩说道,“所以,请朝廷再主持一次招聘会。”

“我会尽量扩大产量,扩建工坊,但需要大量工人。”

纸坊印刷厂得飞速扩建了,还有制笔的作坊也一样。

“而且,义务教育也得有一个试行期,我建议先从凉京开始试行,若凉京试行没有问题,再向各地推广也不迟。”

再好的政策,都可能遇到问题,莫少珩都不可能完全肯定地说,义务教育就完全适合现在的北凉了,所以必须先试行再推广。

有这么一个缓冲期,也正好给他商业发展的时间。

众人:“……”

试行吗?

莫少珩的这个义务教育的确吸引人,说不心动是假的。

但真突然就全国推广,的确心里又七上八下。

如果仅仅是在凉京试行,哪怕出了再大的问题,他们都应付得了。

金殿上,又开始议论纷纷了起来。

时不时提出一些疑惑和问题。

比如,朝廷给通过了郡试的读书人先生的资格是否合适之类。

毕竟,这么算起来,这些教书先生虽不在朝廷任职,但领的朝廷俸禄,已经算是吃皇粮的半个朝廷的人了。

用现代的话来说,就是公务员中的编外人员。

莫少珩答道,“科举其实也是在激励我北凉人读书,但能走到京试,走到圣人当前的又能几个?”

竞争太激烈了。

“这最后的目标虽然美好,但多少人是看不到这最后的风景的。”

“那么,也让他们看看半路的风景也好。”

“不然,读一辈子的书,也见不到其中的美好,实在让人惋惜。”

“再则,科举原来设立的那些好处,基本都是针对寒门,贵族多少不屑一顾。”

“现在有这么一个当先生的选项,也是好的。”

教书先生,在读书人稀少的年代,也是十分尊贵的,算得上是有身份的人了,要是出名的先生,各地贵族都得争相拜访,名望很高,对于贵族来说,家里缺少的反而就是名望。

所以,对于普通贵族来说,当一个教书先生,也未尝不可。

边教书边读书,也免得将人读书读傻了。

今日的朝会,莫少珩就这么答了一上午的问题。

连续几天的小朝会,莫少珩也被宣上了殿,继续讨论这个义务教育的可行性。

最终,圣人决定,先在凉京试行。

莫少珩就忙碌了起来。

一是,朝廷准备重新开一次招聘会。

上一次莫少珩组织的招聘会,虽然持续了三天,但还是太冲忙了,有很多人都没有顾得上,或者观望的时候直接错过了。

所以,上一次的招聘会成了众人口中络绎不绝的事情,但多少也有些遗憾。

这一次,朝廷早早的开始宣传了,莫少珩的三街战报也帮着宣传。

消息一出,就传得沸沸扬扬的,加上有朝廷作保证,在招聘会上找工作和招人,更加的有保障。

听到消息,有些意向的人,都在摩拳擦掌。

听说,连城外户籍的县的人都赶过来了,盛事空前。

二是,扩建工坊,因为规模巨大,肯定得在郊外,也不能像以前那样,租借农户的房子,稍微修改一下,就是一个快捷的小作坊了。

得重新大规模的建。

莫少珩的确准备大搞一场。

因为……莫少珩得了一个消息。

来凉京的外国商人也在哄抢他的纸张书籍。

其实北凉没什么特别值钱的特产,但现在不同了,价格远远低于诸国的纸张书籍,就是最好的特产。

等铅笔批量生产后,估计也能成为北凉特产卖往诸国。

他听说,这些外国商人抢纸的时候可凶残了,愣是将几个不明所以的小货郎都给吓哭了,哭得哇哇的。

生意得多好,可想而知,不光是国内的需求,国外也有需求。

所以,小作坊生产,肯定是不行的。

莫少珩正拉着赵棣选地址呢。

结果等选好纸厂,印刷厂,笔场的地,回到王府一算。

两人脸都黑了。

买地,建厂,招人,工人的工资,直接超出了预算。

他们前面不是大花了一笔嘛,每天还得为加盟上提供大量的商品,手上的钱愣是不够。

但,这几个厂能不能赚钱?

瞎子都看得出来可以啊,全国人民等着他们的纸笔和书呢。

莫少珩有些傻眼,“这可怎么办?钱不够。”

他都在金殿上将牛逼吹出去了。

赵棣一咬牙,“向朝廷借,我可以将利压到最低。”

莫少珩一愣,“还能问朝廷借钱?”

赵棣点点头,“并非没有先例,再说义务教育也是朝廷的事情。”

莫少珩:“……”

他的厂子的利益可没有分给朝廷,最多也就交税钱,虽然在莫少珩看来,税可真不算低,当然比起前朝,甚至好些朝代都算低的。

他吃了独食,有点不好意思去向朝廷借钱。

这事儿就只得让赵棣出马了,赵棣是皇子,也好办事。

几天后,赵棣办事也利索,直接将银票都带回来了。

以及带回来的还有借条。

莫少珩:“……”

妈呀,负债累累。

……

此时,义务教育法,也开始向市井传播,这是朝廷故意传播出去的,试试百姓口风。

乌衣巷。

一个全身铠甲的小胖子,正等在奶茶店外,抬着头,看着密密麻麻的价目表。

后面排队的人也没有催,一是他们知道这“小铁桶”是谁,二是,他们自己每次也会犹豫,因为现在奶茶的种类太多了,选择困难。

赵景澄一咬牙,“来一杯冰水,什么都不加,糖也不要。”

众人:“……”

你选了半天,你选了一杯冰水。

赵景澄眼泪巴巴的,以为他不想选其他的啊,可是老师说,奶茶简直就是肥胖的催化剂。

倒是卖奶茶的小伙计一点意外都没有,每天都会上演这么一场。

赵景澄捧着冰水,依旧用麦秆喝得爽到不行,“甜的,不骗你们。”

然后扭头向琴楼走去。

这一次,是莫少珩召他们来的。

赵景澄到的时候,其他学生都在了。

莫少珩说道,“这一次叫你们来,是因为我在朝廷给你们谋了一个差事。”

一群学生都愣住了。

朝廷的差事?

他们还这么小?他们就要给朝廷办差了

莫少珩继续道,“朝廷准备推行义务教育。”

“其中会使用到新的铅笔。”

“但铅笔和毛笔的使用和书写方法都不相同。”

“所以,等郡试过后,得有人去教导有意当先生的人,铅笔的书写。”

毛笔和铅笔都是笔,但用写毛笔字的手法写铅笔字,是十分困难的。

得有人教,然后再由这些先生教给学生。

“所以,你们得好生练习铅笔字了。”

“别到时候去了地方上出丑。”

十几个学生:“……”

将桌上的古琴抱在了怀里,站得笔直。

等莫少珩指导完一群学生练字后,走出楼。

外面,已经被朝廷准备推行的义务教育法掀翻了天。

“什么?朝廷准备让我北凉的孩子……全……全部免费读书?”

他们第一反应就是,什么人在传谣。

“听说先从我们凉京试行,然后在各地推广。”

“也就是说,我凉京的小孩都要读书了?”

“假的吧。”

不可置信。

他们还在感叹,莫少珩的小货郎都有书读了,特别是一些百姓有时候喜欢逗这些小货郎,让这些小货郎写几个字给他们看看之类。

结果,这些小货郎还真能有模有样的写出来。

当时的震惊,现在都记忆尤新。

可是现在,他们的小孩也可以,而且还是免费读书?

也有人将规则解释得很清楚,还是需要父母给买纸笔课本的。

但纸笔课本,他们买得起了啊。

再一想。

读书人,哪怕寒门的读书人,都是可以通过科举入仕的啊。

咕噜。

就像在他们面前打开了一扇透着光的门。

哗然之声如风吹过凉京的每一个角落,风过而留痕。

作者有话要说:  感谢在2021-10-01 17:48:40~2021-10-01 20:49:5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~

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:fishbaby、衍之 1个;

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:柳十三 36瓶;小土逗、宝宝不开心、飘浮的云 10瓶;小花的糖、又要减肥的业子 1瓶;

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